当今七大生存定律
(编辑:jimmy 日期: 2025/1/15 浏览:3 次 )
有朋友问我,如果危机来到了,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说实话,我发现自己无法回答;事实上,如果危机那么容易避免,危机也就不再是危机了。 关于我们生存环境的七大定律 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2004年,像常言说的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年,所有的官方统计数据都足以证明,但透过辉煌的数据,是否仍能隐约感到些微的不安。 宏观调控以来?地方政府再成众矢之的。许多人认为是地方政府造成了本轮经济过热,但细想之下,地方政府不能制造总需求,没有权力印钞票,也不能搞财政赤字,显然不具备制造过热的条件。客观地说,这一轮过热?就象双层巴士往山下冲,来势凶猛,却不是一台发动机发力,而是多台,可谓原因复杂。包括“世界工厂”主导下的增长,扩张性财政政策未能及时调整,民企化改革所带来的制度能量释放(如民营经济进入新的投资领域);地方政府至多是响应前一轮经济下滑时期中央发展经济的号召的结果。所以以今天的政策和法令去责备昨天的行为,似乎不妥。想想前几年的紧缩?央行跑到大街上撒钞票还撒不出去呢。 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 在国内,汽车行业被突然狙击了,没有人能够确切地说出为什么,总之各地的汽车市场都进入冰封。家电行业也一样,各大家电企业也都不怎么景气。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而工业制成品价格不断下跌,都说明了企业的日子不好过。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增长仍然是投资扩张型,除了不断扩张,企业拿不出提高利润率的有效办法。 排队时,另一队总是比较快;换了队,这一排就动得比较快了。 物价在涨,为躲避货币贬值,人们开始投资,一切只要是可能保值的地方,都塞满了游资——房产上涨早已不是新闻;黄金也疯狂;温州人收(购)完房子收(购)煤矿;农村土地价格上涨了24%。然而可笑的是,本应该作为公众投资最佳场所的股市,上周却创下了5年新低。 可怜的不光是小股民,大企业也遭遇相同。大型企业需要资金补漏洞,上市成为它们共同的口号。然而,任何一个全流通的消息,任何一个新股上市的消息都能引起一轮疯狂的抛售。新低,又是新低。股民如同惧怕瘟神一样惧怕新股。 别跟傻瓜吵架,不然别人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傻瓜? 想在A股圈钱,怕是没门。于是企业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去海外上市,去骗洋人的钱。 但西方人不怕这个,秃鹫们一拥而上购入中国股票。中国公司以为得逞,然而,没过多久,一张张告票被送到了中国公司的手里,老板们忽然意识到,原来,那里不是证监会说了算的地方。这些秃鹫们大量收集了中国公司做假的证据后,开始行动。于是,“买中国股票,也许会涨,它若不涨,就告它,让它赔偿”成了华尔街律师们的最新致富路。 美国股市如此,香港、新加坡也好不到哪里去,很快,中航油完了;黄宏生也完了。 一分钟有多长?这要取决于蹲在厕所里还是等在厕所外。 房地产现在是“高处不胜寒”。尽管千奇百怪的利好不断,但对于普通百姓讲,游戏已经结束。100万的房价,不管它将来如何上涨,对于月工资3000块左右的人来讲,结果同样。所以大可以心平气和地看看地产商们在台上唱戏。2005年,房价要飞往天堂? 人民币,冒天下之大不讳,12万亿的货币总量,一年4万亿的货币增发量。傻瓜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通货膨胀,巨大的风险笼罩着未来,人民币还能挺住吗?只要能够让人民币顶住,什么招都可以用,包括往国外带。 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没有你,太阳照样升起。 2004年,大学生就业率为73%,相对于上年83%左右的就业率降低了不少,毕业生的工资,打开GOOGLE搜索,重庆大学生起薪比2003年降低25~30%,而上海2004年本科生首月平均工资1680元,比起上海市各类毕业生2003年度年工资收入平均达到35072元来。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还要增加20%,2005年,大学生们要遭遇什么? 别试图教猫唱歌,这样不但没结果,还会惹猫不高兴。 所以2005年,我们还必须谨慎,注意物价关系,注意投资,注意储蓄。 对付危机有很多办法,国家的有改革,改制。个人的有炒作、投资,但都不容易。作为大部分普通人,新年之初,我只有寥寥几句建议——不要随便投资,不要追逐炒作,注意节约。尽管通货膨胀会吃掉你绝大部分的储蓄,但是危机到来的时候,你的储蓄毕竟还是你的救命稻草。 全球瞩目的(货币战争) 即将在2月4日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G7)会议上,中国会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发表让市场感到惊讶的言论吗? 货币政策往往是对宏观经济影响最大的因素,经济状况的好与坏,与通胀或通缩等货币现象总是紧密相关。去年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的讨论成为全球瞩目的话题。 最有意思的是,海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多出自官员和金融机构及产业组织领袖之口,而主张人民币汇率应当保持稳定的观点,则大多出自著名的专家学者之口, 如“欧元之父”蒙代尔说: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至少将产生六大影响:将影响中国出口;使中国通货紧缩面临更大压力;导致中国对外资吸引力下降;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财政赤字和银行坏账可能因人民币汇率升值而增加;进而影响中国货币政策稳定。 但现今世界上,有几个人去听学者的意见呢?尤其是10月28日,央行“突然”宣布加息,紧接着,11月16日央行发布《个人财产对外转移售付汇管理暂行办法》。个人可以向海外合法转移个人财产,可以看作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又向前迈进的一步。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一度空前增强,数量不明的国际“热钱”随之涌入中国,拉开了一场“豪赌”人民币升值的架势。 游资涌入1万亿? 关于这数量不明的热钱,夸张的说法是1万亿,保守的说法是1千亿。专家如此测算,中国外汇储备高达6099亿美元,其中去年一年就增加了51%。,去年当年,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超过了600亿美元,贸易顺差接近400亿美元,但这并非是高速增长的外汇储备的全部原因——热钱的流入也是主要因素。另有分析家说,中国贸易顺差约1000多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约3000亿美元,余下来的1000亿美元就是热钱。1000亿美元换算成港币,近8000亿。贸易顺差骤然增加的一个原因是某些企业与境外游资相互串通,夸大出口创汇收入,然后把这些美元换成人民币,把赌注压在人民币升值上,期望从人民币升值中大赚一把。 当然除贸易渠道之外,热钱还通过其他方式千方百计涌入中国。 “热钱”大规模撤离? 然而今年刚刚开年,突然有消息说,全球“热钱”正在大规模撤退。“热钱”撤退的表象是香港股市的大跳水。在香港股市刚刚度过了惊心动魄的一周后:恒生指数连跌四天,市值蒸发2000亿港元。 而此次港股大跌的触发点,竟源自于1月5日晚公布的美联储会议记录。这份会议记录认为当前美国利息仍然“太低”。一个“太”字明显地暴露出美国在2005年持续加息的几率相当大,而且加幅有可能大大高于市场原来的预期。 正是这份会议记录,成为蝴蝶扇动的翅膀,导致千里之外的港股遭遇“暴风雨”。 事实上,此次流出香港的“热钱”是在去年10月底流入的,正值美国再加息0.25%的当口,它们不但没有回流美国,反而涌进香港,分析家断定它们潜伏在香港就是为了赌人民币升值,因为它们一度令港股大升12%。 然而这次分析家则认为,赌人民币升值的“热钱”开始犹豫了。 不过亦有分析家认为,究竟有多少热钱撤出,外界仅仅停留在猜测阶段。或许是狡猾的国际投机势力刻意制造的假象?或许 “热钱”仅仅是以小部分的外撤作为诱饵,设下了不为人知的陷阱。或许它们正在暗处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总之,即将在2月4日举行的世界七国首脑(G7)会议上,中国会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发表让市场感到惊讶的言论吗?从目前情况来看,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宏观调控中的不同命运 第一类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特点是先犯错误后学好。这些企业的老板大多是下海的机关干部,过去都是主流人士。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们都忙于上市,发股票,还在海南炒地皮,然后是控制金融机构,搞多元化,经历了1994年的宏观调控,剩下的公司从90年代末,全部都趋向专业化,越做越窄。 第二类是江浙一带的企业,原来这些企业做得特别窄,专业化做得好。但这些企业老板多是社会边缘人士,1999年后,他们的地位提升了,扶正了,就开始搞多元化,金融、地产什么都干。所以他们在这一轮宏观调控中受到的冲击最大。 第三类是最健康的、海归办的IT公司——治理结构很好,直接跟国外资本对接,基本没有负债,按照国外的管理方式去控制财务。宏观调控对他们几乎没有影响。
下一篇:外电观察:eBay扩大在华投资 淘宝以静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