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本专栏 
首页 > 脚本专栏 > 浏览文章

一个基于flask的web应用诞生 使用模板引擎和表单插件(2)

(编辑:jimmy 日期: 2025/1/16 浏览:3 次 )

经过了第一章的内容,已经可以做出一些简单的页面,首先用这种方式做一个登录页面,首先要创建一个login的路由方法:

@app.route("/login",methods=["GET"])
def login():
 html="<form method='post'>"  "<table>"  "<tr><td>请输入用户名</td><td><input type='text' name='username'/></td></tr>"  "<tr><td>请输入密码</td><td><input type='password' name='password'/></td></tr>"  "<tr><td><input type='submit' value='登录'/></td></tr>"  "</table>"  "</post>"
 return html

这个页面返回后是一个简单的登录页,显示结果如下:

一个基于flask的web应用诞生 使用模板引擎和表单插件(2)

然后是一个登录的post返回页:

@app.route("/login",methods=["POST"])
def loginPost():
 username=request.form.get("username","")
 password=request.form.get("password","")
 if username=="test" and password=="123" :
 return "登录成功"
 else:
 return "登录失败"

输入test和123后,显示登录成功

一个基于flask的web应用诞生 使用模板引擎和表单插件(2)

功能上当然是实现了,但是从其他方面来说,却很难说它是一个能够实际应用的程序,即使不考虑js脚本和css样式表,就从简简单单的维护来说,就是一场噩梦,比如说像增加一个验证码框,我想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一件愉快的工作。

所以,首先来说,我们要把页面html部分独立出来,这点,flask提供了jinja2模板引擎来实现。

jinja2模板引擎同样符合flask最基础的约定,即众多配置中都有一个基础的默认值,相对jinja2来说,有一个最重要的默认值,即模板文件放在templates文件夹,这个文件夹虽然可以自定义,但目前来说,使用默认值已经足够了。

好,首先在PyCharm的项目根目录创建templates文件夹,然后在文件夹内创建login.html文件,当然目录结构如下:

一个基于flask的web应用诞生 使用模板引擎和表单插件(2)

在login.html中输入代码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欢迎您登陆--牛博客</title>
 </head>
 <body>
 <form method='post'>
 <table>
 <tr><td>请输入用户名</td><td><input type='text' name='username'/></td></tr>
 <tr><td>请输入密码</td><td><input type='password' name='password'/></td></tr>
 <tr><td><input type='submit' value='登录'/></td></tr>
 </table>
 </form>
 </body>
</html>

代码很简单,也名没有进行样式方面的美化,其实目前就我来说,仅仅是因为有了智能感知,就有足够的理由使用模板了,然后,对default.py的login方法进行修改代码为:

from flask import render_template #头部,引入模板渲染方法

@app.route("/login",methods=["GET"])
def login():
 return render_template("/login.html") 

 #渲染模板,默认找templates文件夹下的login.html文件

由于html模板内的代码和直接直接写在py文件中的一样,所以此时刷新页面,显示效果和刚刚相同,虽然显示效果没有明显的改观,但此时如果修改html中的某一元素,则会方便很多。

关于jinja2模板引擎还支持一些更强大的功能,比如使用index做一些说明:

基本用法

修改default.py中的部分代码为:

from flask import render_template #页头,导入渲染函数

@app.route("/")
def index():
 return render_template("index.html",site_name='myblog')

index.html中的代码为: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site_name}}</title>
</head>
<body>
<h1>这个站点的名字为 {{site_name}} </h1>
</body>
</html>

flask的render_template函数支持多参数,其中函数的第一个参数为模板名,之后可以提供若干参数,均为键值对,为模板中的变量提供数据。如此例子中,为site_name提供了myblog的值,而模板内使用{{参数名}}来表示一个变量

此时浏览器输入地址输出结果为: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myblog</title>
</head>
<body>
<h1>这个站点的名字为 myblog </h1>
</body>
</html>

jinja2模板还提供了一些变量过滤器,如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site_name|upper}}</title>
</head>
<body>
<h1>这个站点的名字为 {{site_name}} </h1>
</body>
</html>

这时输出为: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MYBLOG</title>
</head>
<body>
<h1>这个站点的名字为 myblog </h1>
</body>
</html>

常用过滤器如下

safe 不转义
capitalize 首字母大写
lower 转换为小写
upper 转换为大写
trim 去收尾空格
striptages 去除html标签

除此之外,Jinja2的变量还可以是一些复杂类型,甚至可以使用一些复杂类型的常用方法,如: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site_name[2:]}}</title> 
</head>
<body>
<h1>这个站点的名字为 {{site_name}} </h1>
</body>
</html>

这时输出为: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blog</title>
</head>
<body>
<h1>这个站点的名字为 myblog </h1>
</body>
</html>

控制语句

控制语句是一个模板的基本功能,同样的jinja2也提供了相应的功能:

//选择
{% if name=='test' %}
 这是测试
{% else %}
 {{name}},你好
{% endif %}

//循环
<ul>
 {% for blog in blogs%}
 {{ blog.title }}
 {% endfor%}
</ul>

除了这些基本用法,模板还为一些代码的重复使用提供了宏的功能,如将如下代码写入macros.html文件中

{% macro render_title(blog)%}
 <li>{{blog.title}}</li>
{% endmacro%}

然后在之前的模板中:

{% import 'macros.html' as macros %}
<ul>
 {% for blog in blogs %}
 {{ macros.render_title(blog) }}
 {% endfor %}
</ul>

执行结果与之前的完全相同

Jinja2还提供了一个更为强大的功能,即模板继承,这个个人感觉有点像java的sitemesh框架,它首先需要创建一个base.html的基模板:

<!DOCTYPE html>
<html>
<head>
 {% block head %}
 <meta charset="UTF-8">
 <title>{% block title%} {% endblock %} - 牛博客</title>
 <script src="/UploadFiles/2021-04-08/jquery.min.js">

其中block标签的意思表示在子模板中可以修改,具体到此例子,则可修改的部分为 head,title,body。下面为子模板代码:

{% extends "base.html" %}
{% block title %}{{site_name[2:]}}{% endblock %}
{% block head %}
 {{super()}}
{% endblock %}

{% block body %}
 <h1>这个站点的名字为 {{site_name}} </h1>
{% endblock %}

此时执行结果仍为: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blog</title>
</head>
<body>
<h1>这个站点的名字为 myblog </h1>
</body>
</html>

现在有了模板引擎,不管怎么说,仅仅就页面层来说,已经可以很轻松的做出一些不错的功能了,但很明显,现在的界面还不是很美观,下一章将把现在主流的前端框架bootstrap与flask框架进行整合。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上一篇:python实现FTP服务器服务的方法
下一篇:非递归的输出1-N的全排列实例(推荐)
高通与谷歌联手!首款骁龙PC优化Chrome浏览器发布
高通和谷歌日前宣布,推出首次面向搭载骁龙的Windows PC的优化版Chrome浏览器。
在对骁龙X Elite参考设计的初步测试中,全新的Chrome浏览器在Speedometer 2.1基准测试中实现了显著的性能提升。
预计在2024年年中之前,搭载骁龙X Elite计算平台的PC将面世。该浏览器的提前问世,有助于骁龙PC问世就获得满血表现。
谷歌高级副总裁Hiroshi Lockheimer表示,此次与高通的合作将有助于确保Chrome用户在当前ARM兼容的PC上获得最佳的浏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