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本专栏 
首页 > 脚本专栏 > 浏览文章

基于Python中求和函数sum的用法详解

(编辑:jimmy 日期: 2025/7/1 浏览:3 次 )

基于Python中求和函数sum的用法详解

今天在看《集体编程智慧》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一段Python代码,当时是百思不得其解,总觉得是书中排版出错了,后来去了解了一下sum的用法,看了一些Python大神写的代码后才发现是自己浅薄了!特在此记录一下。书中代码段摘录如下:

from math import sqrt

def sim_distance(prefs, person1, person2):
 # 得到shared_items的列表
 si = {}
 for item in prefs[person1]:
  if item in prefs[person2]:
   si[item] = 1

 # 如果两者没有共同之处,则返回0
 if len(si) == 0: return 0

 # 计算所有差值的平方和
 sum_of_squares = sum([pow(prefs[person1][item] - prefs[person2][item], 2) 
      for item in prefs[person1] if item in prefs[person2]])

 return 1/(1 + sqrt(sum_of_squares))

自己不明白的代码块就是在计算所有差值的平方和这里,按照一般语言逻辑,应该是for语句和pow语句位置对调一下啊,很是困惑!后来查阅了一下sum函数的用法才豁然开朗,再次感叹Python之神(bian)奇(tai)语法。

sum函数的参数是这样的:sum(iterable[, start]),其中iterable为可迭代对象,可以是list、tuple或者dictionary等。

sum函数最后的值 = 可迭代对象里面的数相加的值 + start的值,其中start可以不写,默认为0。讲到这里,那么我们怎么去理解上面计算所有差值的平方和这段代码呢?其实很简单,看看下面这段代码,然后再回去看上面那段代码就会柳暗花明了!

from math import sqrt
a = range(1, 11)
b = range(1, 10)
c = sum([item for item in a if item in b])
print c

可以自己输入这段简单的代码运行试试,最终的结果是:45

补充一点:"item for item in a if item in b" 这种表达式叫作列表推导式,是在一组字符串或者一组对象上执行一条相同操作的简洁写法!

以上这篇基于Python中求和函数sum的用法详解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给大家一个参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上一篇:Python简单计算给定某一年的某一天是星期几示例
下一篇:Python查找第n个子串的技巧分享
一句话新闻
一文看懂荣耀MagicBook Pro 16
荣耀猎人回归!七大亮点看懂不只是轻薄本,更是游戏本的MagicBook Pro 16.
人们对于笔记本电脑有一个固有印象:要么轻薄但性能一般,要么性能强劲但笨重臃肿。然而,今年荣耀新推出的MagicBook Pro 16刷新了人们的认知——发布会上,荣耀宣布猎人游戏本正式回归,称其继承了荣耀 HUNTER 基因,并自信地为其打出“轻薄本,更是游戏本”的口号。
众所周知,寻求轻薄本的用户普遍更看重便携性、外观造型、静谧性和打字办公等用机体验,而寻求游戏本的用户则普遍更看重硬件配置、性能释放等硬核指标。把两个看似难以相干的产品融合到一起,我们不禁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作为代表荣耀猎人游戏本的跨界新物种,它究竟做了哪些平衡以兼顾不同人群的各类需求呢?